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释“抑郁症”?

观前提醒

【请务必先阅读并牢记本段内容】

抑郁症需要被重视

抑郁症必须被重视

抑郁症只能被重视

抑郁症不可被忽视

这是一份尝试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抑郁症”的文章

同时,我发现网络上的文章,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忽略了太多细节,反倒增加了查资料的时间,所以我想通过书写这篇文章,让你对抑郁症有个相较浅显的认知

因为通俗,所以必然会丢失一些专业信息,或者说,不深

本文大部分观点均已经过查证,详见参考资料与角注,未标明参考资料的均属于“不证自明”或已在上下文证明,读者可自行思考或翻阅上下文

本文不代表医嘱,请以主治医师的医嘱为准

抑郁症也是病早发现早治疗千万不要任疾病肆意发展!

读这篇文章产生质疑是正常的!为了避免误解,此篇文章会大量说明许多预备知识,同时也请务必读完这些预备知识!本文已尽可能地循序渐进地说明他们,但是这些知识直接通常互相关联,所以我无法放在一段中说明,那样太长同时也不方便阅读。所以有疑问是好的,但请先阅读完毕,你的大量疑问会在后文给出解答

想要讲明白,这篇文章必定很长,但我保证通俗易懂,务必耐心看完,这会让你有很大收获

致不同人群

如果你正在查找有关抑郁症的相关资料,这也许是个不错的起点,这篇文章能帮你大致了解抑郁症,虽无法深入,但可以为你后续深度研究指明方向

如果你是一位专业的医生,欢迎指出这篇文章的错误,一家之言不可全信,如有表述错误请评论纠正,还请谅解

如果你是一位长辈,也许你的家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摧残,本文将用通俗的语言向你介绍“抑郁症”到底是个啥病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尝试向长辈解释何为“抑郁症”的人,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组织语言,更好地解释常见误区,同样的,你也可以把这篇文章直接给你的长辈看,这取决于你,下文也会赘述如何向你的长辈讲解抑郁症并提出就医的请求

如果你是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你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对这个疾病有更准确的了解,抑郁症的治疗总是漫长的,积极接受治疗总是个好的选择,对自己有些耐心,也是对自己尊重,对自己负责

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患有该疾病,请注意巴纳姆效应,辩证地看待本文内容,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而不是自测;也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概否认自己的病情,请前往正规医院以医师的判定为准,早发现早治疗

巴纳姆效应(英语:Barnum effect),又称巴南效应弗拉效应(英语:Forer effect)是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身上。巴纳姆效应能够对于为何不少伪科学占星学占卜心理测验以及抽签掷筊等被普遍接受的现象,提供一个十分完全的解释。

参考资料

  1. 世界卫生组织

    1. 抑郁障碍(抑郁症) -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2. 知乎(专栏)

    1. 抑郁症:一个经常被误解的常见疾病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925649

    2. 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0942485

  3. 哔哩哔哩(视频)

    1. 关于抑郁症的深度研究:我为什么会被诊断为抑郁症?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w411u7CY/

    2. 抑郁症,是怎么改变你大脑的?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a411s7BM/

    3. 【小满书】隐藏在人格测试中,有趣的测谎机制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G4y1Y73V/

  4. 维基百科[*]

    1. 情绪障碍症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情緒障礙症#憂鬱性疾患

  5. 百度百科

    1. 抑郁症 - https://baike.baidu.com/item/抑郁症/90924

    2. 阳光抑郁症 - https://baike.baidu.com/item/阳光抑郁症/7667837

    3. 单胺假说 - https://baike.baidu.com/item/单胺假说/62156394

    4. 自知力障碍 - https://baike.baidu.com/item/自知力障碍/9529446

  6. 默沙东诊疗手册(大众版)

    1. 抑郁症 - https://www.msdmanuals.cn/home/mental-health-disorders/mood-disorders/depression

    2. 环性心境障碍 https://www.msdmanuals.cn/home/mental-health-disorders/mood-disorders/cyclothymic-disorder

末尾标注[*]的表示国内无法访问此网站,具体为何无法访问和如何访问就需要牵扯到计网(计算机网络)的内容了,这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故不赘述

常见误区

必须说明一些常见的误区,以方便你继续阅读文章而不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精神疾病”一词并不可笑

精神疾病是,这一点也不可笑,精神病不只能是人们想象中“疯疯癫癫”的样子,这不可忽视,人们觉得可笑是因为人们对这个病的了解太少了,全部归结到矫情等性格因素上[2.i],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大脑只负责给出解释,并不负责结果的对错,这是显然的,否则人们做事就不会犯错了。

此外,抑郁症这个名词翻译的不好,可能会让人们觉得“抑郁”之于“抑郁症”就像“心理”之于“心理学”[2.i]

在知乎,曾有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母亲提问:“我的女儿自杀了,我该怎么办?”

高赞回答中的一句:“您的女儿是病逝的。请不要用自杀这个字眼折磨自己了。”[2.ii]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正如名字一样,抑郁情绪是一种情绪,抑郁症是一种病症

但他们也有共通之处,总的来说,只是程度上的问题

其差别将在下文详细说明,但请注意,不要放松警惕,不要因为这一句话就把病症当作一时的情绪

抑郁症不是不治之症

现在已经有许多抗抑郁药物[1.i],抑郁症的成因无法确定且由多因素影响[5.i],故没有靶向治疗或特效药物,治疗过程相对漫长,此外,针对于青少年药物治疗绝不是首选,也不应成为首选[1.i]

此外,一个冷知识:抑郁药物的副作用包括自杀,原因将在下文赘述

抑郁症是装不出来的

在诊断抑郁症的时候,拥有大量经验的医师在量表的辅助下可以精准判断出其抑郁表现是否真实

以 MMPI 量表为例,其中存在一项叫做“诈病”,它反映了这个量表结果的可靠性,它使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3.iii]

所以,前往正规医院,相信医师诊断,积极接受治疗

如果你是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长辈,在您的孩子前往医院就诊时,请不要过多干涉,这可能会造成诊断的误差

乐观的人,也会抑郁

如标题所说,下文会证明

不要认为抑郁症是什么“吃顿饭就好了”的疾病

治疗如果那么简单,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是神经系统疾病这是不可被轻视的

这种病不像感冒,仅依赖人体自身而不实施外部干预,很难好的

不要急于求成,耐心点,这是对患者的负责!

现在,让我们正式地开始了解“抑郁症”

重要事实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

  • 据估计,全球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

  • 受抑郁症影响的女性比男性更多。

  • 抑郁症可导致自杀。

  • 已有对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1.i]

抑郁是指一种悲伤感和/或对活动的兴趣或乐趣降低,当它的强烈程度足以影响功能,便成为一种疾病。尽管抑郁可能在近期丧失或其他悲伤的事件之后出现,但是这种悲伤情绪常表现为一种超出实际情况的不恰当的情绪反应且持续时间长。[6.i]

对于抑郁症患者,收掉他们的刀片并没有用处,因为在发病时,他们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所以就医仍然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抑郁不仅仅是每天情绪低落:患者可能有很强的无价值感和自责,对以往的爱好丧失兴趣,睡眠障碍或体重增加或减轻。[6.i]

此外,抑郁症并非全天感到情绪低落,抑郁症也分发病期,有时不发病和正常人没啥区别

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

正如名字一样,抑郁情绪是一种情绪,抑郁症是一种病症

但他们也有共通之处,总的来说,只是程度上的问题

这段话是我写在文章前部分的内容,事实上也是如此,抑郁症抑郁情绪的关联和界限就是持续多长时间的问题,抑郁症的诊断,必须要求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以下只能被诊断为“抑郁状态”

抑郁症,会导致大脑内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减弱甚至断开,这不只是情绪上的波动

当然,我们还需要排除一些其他情况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被归为“单相情感障碍”(更专业的说法是重型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又称为躁郁症,可以简单理解为抑郁躁狂交替发作,所以,不可以认为一段时间的抑郁后情绪高涨就是病情在好转

阳光型抑郁症

乐观的人,也会抑郁!

患者往往会把自己真正的情绪隐藏起来,只向人们展示自己阳光的一面,长期得不到宣泄的负面情绪积累下来,形成巨大压力。[5.ii]

环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常表现为欣快状态(轻躁狂)被悲伤状态(抑郁发作)所替代,两种发作程度均较轻且持续时间短暂。

环性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与 双相障碍类似,但程度较轻。欣快和悲伤程度不严重,仅持续数天,常易复发,且发作间期不规律。它常可发展成为双相障碍或表现为严重的持续性喜怒无常。[6.ii]

自知力损伤

自知力障碍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5.iv]

所以,能发现自己的病情,及时接受治疗,那证明一切都还来得及!

非典型的抑郁症表现

有时,有得抑郁症表现可能是相反的,典型抑郁症患者会失眠,非典型的可能就是嗜睡;典型患者的食欲减弱,非典型可能就是暴饮暴食,这需要专业的医师进行判定,所以如发现异常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就诊

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通常是个漫长的过程,积极接受治疗,就是对得起自己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药物治疗不是立刻见效,甚至药物本身副作用就包含自杀?[3.i]

单胺假说

抑郁患者神经突触间隙可有效利用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明显下降,而升高突触间隙单胺递质浓度(主要是5-HT)能发挥抗抑郁作用。[5.iii]

绝大部分抗抑郁药物都基于此假说,如果读不懂的话,那就多读几遍,通俗的讲就是利用大脑内一个叫多巴胺的物质,促进分泌,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然而,人们发现药物并非服用后即奏效,这意味着,单胺假说只是抑郁症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但又去恰恰证明了,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可以通过逆转结果改变原因的器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3.i]

为什么抗抑郁药物副作用包括自杀?

要知道,重度抑郁患者后期是会丧失行动能力的,但他们仍然有自杀的想法,抗抑郁药帮助了他们恢复行动能力,而无法去改变他们自杀的想法,便就去自杀了

抑郁症和大多数病一样,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我们不能忽视,到晚期,那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误了学业/工作怎么办呢?

身体,比一切重要不要因小失大,这一点也不值得,也不要想撑一撑就过去了,抑郁症不像感冒,是很难自愈

如何向我们的长辈提出诊疗?

现在,医疗水平的提升,更多人知道了抑郁症,随着社会的压力,抑郁症的患病人群正在前移甚至扩大,这是全年龄段都会得的,就像你、你的父母、你的祖父母都会得感冒一样

如果读者是一位青少年,而且觉得自己确实患了病,想要去医院诊疗,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首先,我们不鼓励使用自杀、自残进行威胁,因为这通常是无效的,不损人还害己

如上文所说,许多人轻视这一病症的原因是对此了解太少,所以你得先让你的长辈知道啥叫抑郁症,告诉他们抑郁症是病,得治,而且不是一般的病,是大脑内部产生了病变,不像感冒那种撑一撑就过去了,而且这病威胁生命和学业,可以直接要求去医院,告诉他们有病救治,没病大家都安心,就当作个体检了,大不了让心理咨询师帮你说明白,实在不听劝的,想想你身边有没有熟人了解这个,向他们说明情况再让他们帮你讲也没问题,再没有,让学校的心理老师帮你说也可,我知道你不想把病情告诉你不熟悉的人,但是你必须重视起你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向外界求助这是必须的,当你走投无路之时,外界将会成为你最好的退路

总之,只要到医院你就成功了一半

一定要冷静放平心不要激化

去到医院,你的病例和诊断报告将成为最好的证明

如果你的抑郁与家庭本身就有或多或少的关联,那你就干脆抱着希望落空的想法去说,直说,因为这样落空你也猜测到了,在预料之内没落空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再不行直接摊牌,告诉他们,我很难受,身体状况特别差,需要看医生

同样的,你也要记住,你是去求助,不是去诉苦,更不是问罪

一定不要随便说“没事儿”!长辈通常都是直肠子,你直接说没事儿他们就会真的以为没事儿,适当地夸大其词不要紧!

最好的就是找个时间比如聊天的时候,假装不经意但直截了当地跟他们说

“妈,我想严肃地说件事,我好想死,世界上有三百万人都因为抑郁症死掉了,而且这病还会影响到学业,你能不能带我去医院看看,万一真有事可就麻烦了,没事那就图个安心,就当体检了,要不然我每天都难以入睡,有的时候还会控制不住地伤害自己”

就要这么直白、严肃

如果他们不听信,不要慌,理性地思考,因为他们的话大多经不起推敲

“哪有什么抑郁症,我看就是惯出来的!”

“那医院创立精神科的意义何在?”

“你事真多,不就是不想学习吗?”

“那我完全可以说我是厌学,我何必又要伤害自己又要‘假装’成‘抑郁症’呢?”

“你又不懂这些,你怎么知道的?”

”我也不知道,但精神科医生知道,去医院看了不就知道了?“

此外,你可以先在网上做一套最简单的 SCL-90 大致了解一下自己的情况,此时务必保证自己不是瞎填的,尽量不要夸大其词

对父母夸大其词,是为了让他们相信;对精神科医生或者自己陈述事实,是对自己身体情况的负责

此处放一个 SCL-90 的测试链接:http://www.ntneuro.org/scale/scl90.asp

这份量表的结果不必给你的长辈看,自己知道就行,也是为了让你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不至于在与长辈陈述时过于夸大其词反而让他们降低了对你的信任度